生命火种跨时空传递 茅箭完成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
2025-08-1411:28 |

百度 独角兽一词现在已被滥用,一些企业只要披着高科技概念就自称独角兽。
阿文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
8月6日上午,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济康楼16楼采集室里,39岁的阿文(化名)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,成为茅箭区首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。这份珍贵的“生命礼物”将跨越山海,将为素未谋面的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。
阿文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缘分始于2023年。在茅箭区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宣传点前,阿文偶然听闻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。“救人一命的事,总得有人做。”他当即填写登记表,留下8毫升血样,成为中华骨髓库中平凡却珍贵的“生命备份”。
今年6月底,阿文接到茅箭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,告诉他与外省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。他说,接到电话很惊讶,没想到自己能匹配上,当时也没有犹豫,直接就答应了。
之后的高分辨配型、体检一路绿灯,阿文开启了“特殊备战”。每晚七点准时收车,慢跑锻炼身体,用军人的严谨守护这份生命之诺。家人对阿文的决定也十分支持。
茅箭区红十字会为其颁发中华骨髓库授予的荣誉证书
捐献当天,茅箭区领导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到医院,向阿文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深切慰问,并为其颁发中华骨髓库授予的荣誉证书。阿文说:“能救人一命,是我这辈子最有意义的事,通过此举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一个正面的影响,让孩子知道爸爸是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。”
从退伍军人到网约车司机,从无偿献血到干细胞捐献,这位普通劳动者的善行轨迹,正是茅箭区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。该区正通过一个个爱心接力,努力把文明基因融入治理血脉,树立“人人愿奉献、人人能奉献”的社会风尚。目前,该区已有20人加入中华骨髓库,3882人登记遗体器官捐献,4300人取得初级救护员资格。(文/图 张茜、欧阳舟、鲍婧)
(责编:王郭骥、张隽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推荐阅读
- 评论
- 关注